视觉检测技术协议通常涉及设备的硬件配置、软件功能、检测范围、数据输入与输出等方面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视觉检测技术协议:
1. 硬件配置
设备硬件:包括型材及板金外观、经济适用型机台,支持多个相机。设备硬件要求达到标准,材质采用国标铝材,防止生锈。
相机配置:支持多个相机,确保检测范围广泛。
检测范围:可检测螺丝、螺母、汽车配件、手机零配件、航空件、塑胶件、磁芯产品、颜色识别、表面缺陷、连接器、线束、载带、冲压端子、机器人定位、字符、条码、二维码识别等。
2. 数据输入与输出
输入:程序支持外部触发(IO卡/串口)、间隔时间内连续检测,并发送检测数据给PLC。
输出:提供良品率及检测结果(OK/NG),并自定义报警声音,方便操作员检测。提供检测结果报表输出,支持模拟信号输出和R232串口数字信号输出,并分别发送相应信号。
检测时间:检测时间小于0.1秒,操作方便,检测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干预。
异常处理:当任何一个检测项目不合格,检测区域与检测数据均为红色,同时发出NG信号及报警,通过PLC踢除残次品。
详细说明:更多功能和详细说明请参考In-Vision软件操作说明。
国内监测器及IED常用协议
国内监测器及IED(智能电子设备)常用协议主要涉及网络通信、数据传输和设备控制等方面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协议:
1. 网络通信协议
TCP/IP:传输控制协议/因特网协议,常用于互联网和局域网中,摄像头可以通过TCP/IP协议与网络相连。
UDP:用户数据报协议,常用于实时应用,如视频流传输。
HTTP:一些监控摄像头可以使用HTTP协议来传输视频和其他相关数据。
ICMP: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,主要用于网络设备之间的错误报告和状态查询,可用于监控网络设备是否正常。
DHCP:动态主机配置协议,用于为网络设备分配IP地址和其他相关配置信息。
FTP:文件传输协议,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,可能需要使用FTP将视频录像文件上传至服务器或从服务器下载配置文件。
SNMP:简单网络管理协议,用于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监控,可用于获取摄像头的状态信息、配置参数等。
RS-485:串行通信接口标准,常用于长距离数据传输,可用于控制和接收来自监控摄像头的数据。
MQTT: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,常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,也可用于监控系统中的设备状态通知和数据传输。
CoAP:受限应用协议,专为受限环境下的物联网设备设计的应用层协议,可用于监控系统中的设备间通信和数据传输。
ONVIF:开放网络视频接口论坛标准,用于标准化网络视频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。
ONVIF 1.0:2008年发布,包括基本的设备发现、设备服务和媒体服务。
ONVIF 2.0:2010年发布,引入了视频分析、事件管理、PTZ(云台/镜头/变焦)控制等功能。
ONVIF 2.1:2011年发布,增加了音频支持、I/O事件和功能配置文件的概念。
ONVIF 2.3:2012年发布,增加了证书管理、订阅事件的持久性和多流媒体配置。
ONVIF 2.4:2013年发布,推出了新的协议版本,包括可插拔认证框架、安全通信和设备I/O功能。
ONVIF 2.5:2014年发布,引入了多媒体规则、元数据处理和HTTPS支持。
ONVIF 2.6:2015年发布,增加了用于管理和配置的新协议命令,并进一步扩展了音频和视频功能。
ONVIF 2.7:2016年发布,加强了事件和告警处理、智能解码器功能和显示器设备控制。
ONVIF 2.8:2017年发布,引入了虚拟输入输出、音频背景噪声抑制和新的备份和还原功能。
ONVIF 2.9:2018年发布,增加了支持Loneworks控制系统集成、视频解码器配置和安全传输功能。
ONVIF 3.0:2020年发布,引入了新的设备管理服务、高级流控制功能、数字签名和更强大的安全特性。
ONVIF 3.1:2021年发布,增加了新的网络规则配置、视频编码器配置和设备配置存储。
ONVIF 3.2:2022年发布,引入了高级分析事件和配置、网络相关功能扩展以及新的审计日志功能。
2. 视频编解码标准
H.264:视频编解码标准,定义了视频压缩和传输方式,广泛应用于监控摄像头中。
H.265:视频编解码标准,相比H.264提供了更高的压缩效率,广泛应用于监控摄像头中。
视觉检测技术协议涵盖了设备的硬件配置、数据输入与输出、检测时间和异常处理等多个方面。国内监测器及IED常用协议则主要包括网络通信协议、视频编解码标准和ONVIF标准,这些协议确保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高效的数据传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