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础概念类
什么是机器视觉技术?试论述其基本概念和目的。
机器视觉技术是一门涉及人工智能、神经生物学、心理物理学、计算机科学、图像处理、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。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,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,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,最终用于实际检测、测量和控制。其目的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完成观测和判断,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检测,以及不适合人的危险环境和人眼视觉难以满足的场合,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,从而提高生产效率,并且避免人眼视觉检测所带来的偏差和误差。
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有什么区别?
图像处理的目的是使图像经过处理后变得更好,图像处理系统的输出仍然是一幅图像,而机器视觉系统的输出是与图像内容有关的信息。
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的区别是什么?
机器视觉通过机器代替人进行视觉感知,机器视觉的核心问题是从一张或多张图像生成一个符号描述,因此需要考虑前端的成像,而模式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对模式进行分类,模式识别只需要考虑输入的图像。模式识别的内容主要包括分类、识别等,而机器视觉的内容包括相机标定、三维重建等。机器视觉由两部分组成:特征度量与基于这些特征的模式识别。机器视觉系统的输入是图像或者图像序列,输出是一个描述。
技术发展类
总结机器视觉发展历史。
机器视觉发展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的数字图像处理、马尔视觉理论框架、积木世界,20世纪80年代的图像金字塔和尺度空间、“由X到形状”、Snake模型、视觉相关变分优化算法,20世纪90年代的“图割”(graphcut)稠密立体视觉、统计学习方法以及最新的计算摄像学、计算成像、2D/3D图像及视频理解、深度学习等过程。
硬件相关类
“f/64小组”主张采用什么,精确对焦,表现对象丰富细节与质感?
“f/64小组”主张采用小光圈,精确对焦,表现对象丰富细节与质感。
鱼眼镜头的焦距很短,其特点是什么?
鱼眼镜头的特点是视场角很大。
同一物体,镜头焦距调大,被摄物体在相机上成像会怎样?
同一物体,镜头焦距调大,被摄物体在相机上成像会变大。
视场角为多少度的镜头属于标准镜头?
视场角为40度 – 60度的镜头属于标准镜头。
应用类
给出机器视觉应用的五个具体例子。
无人驾驶、机器人抓取、工业检测、虚拟现实、人机交互等。
什么是全结构化(混行全结构化)?
全结构化,又叫“混行全结构化”,是指对监控画面中出现的机动车、非机动车、人体、人脸进行抓拍,并完成属性分析,最终实现车辆、人脸人体的全结构化。
二、机器视觉题库答案综合
基础概念类答案
机器视觉技术概念和目的:是多学科交叉学科,用计算机模拟人视觉功能,从图像提信息处理理解用于检测、测量和控制,目的是代替人眼观测判断,用于特定生产检测场景提高效率避免误差等。
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区别:图像处理输出是处理后的图像,机器视觉输出是与图像内容有关信息。
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区别:机器视觉考虑前端成像且从图像生成符号描述,模式识别主要任务是分类只考虑输入图像,机器视觉内容更多包含硬件相关,二者输入输出也有区别。
技术发展类答案
发展历史:20世纪70年代数字图像处理等,80年代图像金字塔等,90年代“图割”等,到现在计算摄像学等过程。
硬件相关类答案
“f/64小组”:主张小光圈精确对焦表现细节质感。
鱼眼镜头:特点是视场角很大。
焦距调大成像:同一物体镜头焦距调大成像变大。
标准镜头视场角:40度 – 60度属于标准镜头视场角。
应用类答案
应用例子:无人驾驶、机器人抓取、工业检测、虚拟现实、人机交互等。
全结构化:对监控画面多种对象抓拍分析实现全结构化。